桂子山夜话 | 疫情期间,如何“自助”和“他助”——走近心理咨询
主持人:刘美辰
嘉宾:任志洪教授
无法在桂子山见面的日子里,我们与你相约在此,真诚相约每一天。这里是华广之声桂子山夜话特别节目,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刘美辰,疫情心连心,我们以声音相约,以心灵相融,难熬的日子里,有我们陪着你。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重大社会应激事件,给民众心理造成了较大冲击。在此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,为给所有受到疫情影响、需要心理援助的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,我校组织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,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。
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自1月31日开通以来,任志洪教授带领400多位咨询师,每天8:00到22:00不间断提供心理咨询。
今天我们邀请任志洪教授作为嘉宾,给我们介绍学校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一线工作的情况,并就心理咨询中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,对希望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群提供建议,以期帮助大家调控情绪、促进身心健康。
在最近的咨询中,有没有一些大家所普遍反映的心理问题呢?
A:
根据心理咨询师们的反馈,普遍的心理主要是疫情爆发所引起的应激反应,主要表现为焦虑、担忧、恐惧、惊慌,也会因为压力骤增有身心疲惫的感觉,甚至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,比如腹泻、头晕等。对此,首先是将这些情绪正常化,其次通过共情理解的方式进行一些情绪疏导工作,最后教授并指导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,建议尽早回归日常生活。还有一些是自身身体健康的担心,担心自己被感染,这时候还是正常化这种担心,然后提供一些医学信息及医学求助途径。简言之,大家要慢慢学会接纳当今应激下的心理和生理反应。
还有一部分民众,特别是大学生,会因为看到现在媒体所报道出来的一些新闻,尤其是一些揭示社会不良现象的新闻,出现愤怒情绪,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观的思考、对社会发展的担忧,损害他们对战胜疫情的信心。对于这一问题,首先需要做的是理解大学生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,出现深层次的思考本身是一件正常且积极的事情;其次,应该引导他们运用辩证思维对事情、对自身进行思考,充分认识到事情的利弊两面;最后,需要引导学生从有利的一面出发,看到自身改变的力量,从而作出积极的改变行为。
总之,面对这些普遍性的应激反应,我们的建议,正如森田疗法所强调的原则,要能“顺其自然、为所当为”。
很多人可能此前从未接触过真正的心理咨询,能否请您给大家介绍下,什么样的情况下,大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寻求帮助?以及寻求心理咨询前,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?
A:
首先,我要强调的是,这次我们所提供的心理援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咨询。在30分钟内,我们更多做的是倾听和共情,主要是为了缓解当今应激反应下的心理不适感,并无法解决个体的“心理问题”。如果真有“心理问题”,比如原来就有抑郁症或焦虑障碍,建议另找其他机构线下咨询。
当然,鉴于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刻板印象,可能影响到个体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援助,所以这里我我简单解释一下“心理咨询”到底在做什么。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去寻求心理咨询的都是心理出了重大问题的,或者说那种“有病”,其实,心理咨询就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。在生活中,我们也会遇到压力、困境、无法解决的问题,而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自我成长,解决生活中的发展性问题,改善情绪,获得应对困境的能力。所以只要你觉得你的生活里有一些你无法自己应对的心理困境了,比如这次的应激事件,相信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,如果你自己处理得了,那么就过去了;如果自己处理不了,影响到了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了,那么你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援助。
事先要做什么准备吗?其实不需要什么准备。如果真要准备的话,那就是做好向咨询师敞开心扉的准备。
任老师,这里也帮“内向”群体问一个问题,有些人不太习惯与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心理问题,但又希望能够解决疫情期间的心理烦恼,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?
A:
遇到心理困扰,有一个从自助到他助的过程。就当前应激产生的心理不适来说,如果是“内向群体”:
首先会考虑“自助”,就是自己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。可以试着分辨自己的情绪,给自己的情绪命名,并告诉自己这个时候,其实有这些心理烦恼是正常的;可以通过浏览文字信息,根据问题类型,如果是担心自己的身体,可浏览权威的症状自查或在线问诊,尽可能的找一些权威信息,让自己安心;最后,建议给自己设定具体化的目标,分散注意力,相信疫情只是暂时的,每个人终将回归现实。
其次,是可向周围亲密关系人寻求“他助”。前面我们聊到,很多不愿意寻求帮助的个体是有比较强的“自我污名”,认为向别人求助是羞耻的事,这里我们一再鼓励这部分人能迈出求助的第一步。不习惯与陌生人分享心情,那可以跟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分享,在疫情期间,需要相互支持和陪伴。
最后,建议向专业人员寻求“他助”。对于这些“内向”的个体,渐进式求助或许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心理缓冲期。我们在提供服务的形式设置上尝试解决这个问题。比如,刚才提到,我们整合了多项技术,实现了热线电话、公众号和小程序,提供“三位一体”的心理援助。如果是不习惯采用热线等语音聊天求助的,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接入我们的文字聊天支持。这些都是匿名交流,信息保密。
好的,谢谢。再次感谢任志洪教授,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。疫情之下,我们每天会看到大量信息,其中负面疫情信息过载会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,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当你遇到烦恼时,不妨向我校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,及时化解消极情绪,重拾阳光好心情。桂子山民们与江城紧密相连让我们以乐观的心态,送出美好的祈愿,待到春暖花开,再会桂子山间。
任志洪,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,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灾害预防协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总有一个地方,是你心中第二个家乡
总有一个地方,是你熟悉记忆下惦念的远方
我们以声音相约此刻,盼桂子花开时
“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,真诚相约每一天”
感谢大家收听今晚的桂子山夜话
我们明晚同一时间见~
推荐阅读
▷华中师大心理学院教授佐斌: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“心理口罩”
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